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》投稿指南
1投稿约定
1.1本刊唯一投稿网址:https://sysy.cbpt.cnki.net/。
所投稿件需按本刊模版或格式撰写(请至编辑部网站- 下载中心-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》模板),符合要求的稿件方可进入评审程序。
1.2 本刊拒绝一稿多投、学位论文释出、已在外文期刊发表的内容(影响本刊在国际数据库的检索)。
1.3 通过初审的稿件,编辑部将按照程序邀请校外同行专家评审;编辑部将根据评审意见公平、公正地决定稿件的取舍。
1.4 审稿周期为1-2个月(因外审情况而异)。
1.5 作者需要对稿件内容、观点、政治性、学术规范性等全面负责。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,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。
1.6 投稿前应根据贡献度对作者排序,编校过程中作者不能变更。凡本刊刊用的稿件,全体作者需同意将其录入《中国学术期刊》等数据库。
1.7 稿件录用后作者需按校样页数支付版面费(包含审稿费且已扣除稿酬)。印出后赠送当期纸质版期刊。
1.8 本刊严格执行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》出版伦理规范,严禁抄袭、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,一经发现提交纪检部门严肃处理。
2来稿要求
2.1 稿件须具有创新性、学术性、逻辑性和可读性。
2.2 稿件的论点明确、结构清晰、数据可靠、逻辑严谨;用词准确、文字精炼;专业用语忌口语化表述。
2.3投稿前需根据本刊栏目设置和格式要求进行针对性修改,以提升审稿和编辑工作效率:
(1)实验技术与应用类稿件
【适用栏目】实验技术、虚拟仿真技术、计算机技术应用、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
【内容要求】面向高水平实验室的能力支撑要求,聚焦实验室检测、测试或分析方法创新、新型仪器设备设计及新功能开发、虚拟仿真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。此类稿件应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应用成效,鼓励实验室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解决;标题中不宜有“教学”相关表述。
(2) 教学实践类稿件
【适用栏目】实验教学与创新(含教学设备研制)、虚拟仿真教学、实习与实训
【内容要求】面向当前实验教学和实践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,聚焦先进的教学理念、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、以科技前沿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技术赋能实践教学路径探索等。此类稿件应具有显著教学成效与示范、推广价值,内容应包括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念、教学目标(结合学情分析)、教改方案设计、教学实践及目标达成度分析等要素。
(3)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类稿件
【适用栏目】重点实验室建设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、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、文经管实验室建设、设备供应与管理、实验室安全与环境
【内容要求】面向实验室高质量运行和管理要求,围绕实验室体系建设、能力建设,从人、物、环境等方面通过科学先进的理念、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创新,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并取得实践效果,具备可复制的管理范式。此类稿件需要提供实践案例以支撑研究结论,避免空洞的论述。
3 注意事项
3.1 题名
题名应简明、恰当地反映稿件的特定内容,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、首字母缩写字符、代号等;避免用“基于……的研究”等非特定词;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4个汉字,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。
3.2 摘要
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体,其内容独立于正文。中文摘要250字左右字,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相对应。摘要应回答好以下四方面问题:① 目的 (以一个句子介绍研究目的);② 方法 (陈述研究过程和方法);③ 结果和结论 (主要结果和关键结论);④ 创新点以及应用价值(以一个句子简述其适用范围)。
中文摘要独立成篇,不分段,内容完整。采用第三人称写法,不使用“本人” “本文”“作者”等作为主语;不使用图、表、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,不标注参考文献。应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,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,不加评论和注释;
3.3关键词
关键词选词要规范,应尽量从标题或者摘要中选取(3~5个),避免“设计” “试验”等非信息性词语。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。中文关键词不用缩略词,写出中文全称。英文缩略关键词先小写全称,括号中加缩略词。
3.4引言
需结合文献调研,详细阐述研究的目的、背景、存在的问题、解决方案和研究价值等。引用参考文献需准确,尽可能引用最新文献,忌堆砌参考。
引言需应开门见山,言简意赅。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,不讨论原理,避免一般性方法介绍、公式推导等,也不列图、表与公式。
3.5 正文
稿件标题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,引言不排序。一级标题使用1、2、3……;二级标题使用1.1、1.2、1.3……;层次标题以下,还可使用(1)、(2)、(3)……;再以下,使用①、②、③……。
3.6 图表
正文中图、表应随文出现,并予以分析和阐述;应有自明性,切忌与文字表达重复。
线条图必须清晰规范;照片图应有较强的黑白反差度。显微镜照片等须标明放大倍数。图中文字、符号、纵横坐标中的标值、标值线必须清晰,参数和变量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(一般不用中文表示)。文中表格应使用“三线表”。图片、表格等的序号,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,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,例如:图1、表2。
3.7表达式
表达式全文连续编号。表达式的一般推导过程可不编号。
3.8 量和单位
严格按GB3100~3102-93《量和单位》执行。不可使用不规范的量的名称、符号及非法定计量单位。同一篇稿件中,一个字母不能表示两种物理量,也不能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状态下的同一个物理量,更不允许同一个物理量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式。除了特别常用的符号外,一般符号必须说明含义。
3.9 结语(结论)
需结合研究进展,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,并对结论的创新性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,提出后续研究建议。
3.10 参考文献
需针对性地引用参考文献,尤其是高水平期刊的文献。引用参考文献时,应对其进行介绍和对比分析,避免堆砌和无效引用。参考文献应有时效性,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%以上;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5~20篇(综述除外),且连续引用不超过3篇。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,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(内部资料、私人通信、待发表的稿件一律不引用)。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,4名以上则列前3名,后加“等”或“et al”:中外文作者姓名书写时,一律姓前名后,名用缩写,不加缩写点。
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》编辑部
2025.5修订